湘链聚能,装配兴城。湖南,身为全国首个绿色建造试点省份,正积极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、工业化和智能化转型,在此背景下,装配式建筑产业被寄予厚望。湖南建投五建集团近年来紧跟政策导向,积极布局装配式产业,坚决践行国企担当、服务地方发展,致力于打造“智能技术研发-部品部件制造-工业软件适配-产线智能化改造-项目施工运维”全链条体系。
公司旗下专业子公司——湖南建投五建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(简称“五建筑工”)作为装配式专业生产制造基地,正以技术革新、绿色化产品打造方面的有力成果,诠释着绿色建造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......
9月,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内,成群结队的学生们往返在各个楼之间,宿舍楼沿地势错落分布,焕然一新的米白色外墙在绿树映衬下显得格外清爽,14~18栋学生宿舍和第四教学楼外观简洁美观。你可能不知道,它们都是装配式建筑。“不仅总工期缩短四个月,而且现场减少作业人员约30%,综合成本每平方米降低了约100元。”项目成本账藏在层层叠叠的细节里。
如此高效绿色是如何实现的?答案来自工厂生产实践:像“搭积木”一样造楼房——车间里预先生产墙板、楼梯等构件,拖到建房现场直接组装,垃圾、扬尘、刺耳噪声也大大减少。
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项目,作为“湖南省高校宿舍类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标准化建造”首个试点项目,通过少规格、多组合的设计手法,将构件类型从565个降到了184个,构件的平均标准化率达到了84.6%,其中预制柱、预制电梯井、预制楼梯的标准化率达到了100%,生产模具数据大幅减少,做到高装配率、高标准化率。以湖南师范大学桃花坪校区为例,从工效来看,项目的立项策划、设计审查、施工建造到验收各阶段工期均大幅缩短,总工期较可研报告计划缩短超4个月。就品质来看,无开裂渗漏现象,保温隔热隔音性能良好,节能环保综合能耗降低了35%,学生满意度超95%。就成本来看,装配式学生宿舍建造过程综合造价比现浇框架学生宿舍低17.63元/㎡,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低100.43元/㎡。同时,项目减少作业人员约30%。
把房子造得又快又好,是建筑业的终极梦想,装配式建筑成功演绎了“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”。这要求设计、制造、管理多端口配合,在设计端推行前置化、标准化设计,在制造端实施模具工艺优化、智能化生产,在管理端实现设计、生产、施工的数字化协同,通过全过程质量追溯,来实现“又快又好”。这些做法不仅让“绿色建筑”与“工业化建造”实现有机融合,更成为省内装配式建筑标准化、智能化建设的鲜活范例。从无到有,聚势成链。
当前省内出台了诸多政策助力产业升级,“EMPC模式”顺势成为落实政策、提升工业化水平的重要路径。“EMPC模式”——是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一种新型工程总承包模式,指统筹项目全生命周期,打通“前期设计、核心部件制造、供应链采购、现场施工交付”全链条,这种模式能从“成本、效率、质量、风险”四大维度为项目赋能,直接服务于“产品撬动市场”的目标。
公司旗下五建筑工成立于2018年12月,是集设计研发、预制构件生产、预拌混凝土、预拌砂浆、建筑工程设备租赁、建筑施工总承包、劳务分包、专业分包、新材料研发生产和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建筑产业基地。项目建设中主要承担模式“M”——“制造”环节。依托智能制造,可大批量精准生产墙板、楼板、梁、柱等高质量装配式构件,实现定制化设计,并通过标准化设计与工业化生产,做到生产全程实时管控,强力保障构件质量,大幅缩短生产周期,为现场装配式施工提供有力支撑。2025年3月,以此模式已顺利承接了天心国资・中建・天序1958项目二标段项目。
目前,五建筑工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、省级装配式建筑基地、湖南省国资委文明单位、湖南省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,湖南省“新材料企业”。拥有授权专利70余项,省级工法3篇,省级QC成果10项,省级课题2项,集团级科研项目课题5项,主编省级地方标准1项,参编省级地方标准2项,省级标准图集1项,行业标准1项。正全力加速转型升级,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迈向智能、高效、绿色新征程。
展望未来,湖南建投五建集团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,锚定绿色赛道、整合产业资源、创新服务模式,努力把握政策红利释放、技术迭代加速、市场需求升级的发展机遇,通过深度融合AI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,推动装配式建筑从“数字建造”向更高阶的“智慧建造”跨越。